第(3/3)页 史可法吃了一惊,夏华说的“二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万石粮草”在事先并没有跟他商量过,但事已至此,他肯定不能否认。 听到“二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万石粮草”,黄得功神色一动,看向史可法:“阁部,真的?” 史可法别无选择,他只能借坡下驴地点点头:“当然是真的。”他和夏华等人上次一把征集到六百七八十万两银子的巨额资金和三四百万石粮食等大量物资,花了五千两金子喂饱王坤使其在弘光帝面前报告“史阁部在扬州一共征集到一百八十八万两银子”,弘光帝随即下旨史可法上交一百五十万两,“剩余的三十八万两留作督师幕府的军费饷银”。 这么一来,督师幕府足足剩有五百二十多万两银子。当然,这个机密只有史可法、夏华、史德威、马鸣騄、任民育、施凤仪等寥寥不到十个核心高层知道,因为这个机密相当“敏感”,完全是赤裸裸的欺君罔上,一旦被南京方面知道,史可法等人管保吃不了兜着走。被夏华“拉下水”的史可法连续好几天长吁短叹,但终究没去“自首”,毕竟有银子在手的感觉相当好。 手里有这么多的银子,史可法掏出二十万两只是小菜一碟。 “行!”黄得功也点点头,“阁部如此煞费苦心,又如此宅心仁厚,末将怎能得寸进尺?自然服从阁部,为公事大局放弃个人私怨。” 听到黄得功总算表态会放弃报复高杰,史可法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欣喜不已道:“好,虎山你深明大义,真乃国家忠良也!” 趁史可法没注意到,夏华和黄得功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两人刚才其实是唱双簧,因为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史可法感谢夏华,因为夏华帮他劝住了黄得功,阻止了黄得功和高杰的火并; 黄得功也感谢夏华,因为夏华帮他从史可法那里争取到了丰厚的补偿实惠。 这件事就这么落下了帷幕,夏华没达到他原先的目的,但也收获不小。 史可法回扬州后,言而有信地派人给黄得功送去二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万石粮草,黄得功暗地里把这二十万两白银转手送给了夏华,他先前已收了夏华的三十万两银子,这二十万两作为他对夏华救命之恩的感谢,夏华收了十万两,退回了十万两,完全收了不妥,完全退回也不妥,收一半退一半正好; 高杰老老实实地赔了黄得功五千两银子和五百匹马,但马基本上是老弱瘦小的,黄得功懒得跟他计较; 黄得功的结拜兄弟、率部从登莱撤到江淮的登莱总兵官黄蜚经史可法举荐,被南京方面任命为扬州镇总兵官,对此,史可法、黄得功和夏华都很满意,黄蜚带来了三万多人,四分之一是军士,四分之三是随军的家属,这些大多有实战经验的军士在筛选后正好补入扬州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