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9章 科工两院,毛遂自荐-《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3/3)页

    见众人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后,崇祯再次道:“候选名单结束后,由所在学部和相关学部联合评估,不记名投票出初选名单。

    初选名单出来之后,两院召开所有院士大会,再次不记名投票,半数即以上者当选。

    当选后名单在大明日报上刊印,公示三个月,三个月内百姓可以向任一官府举报其违法乱纪行为,诬告者从重从严处理。

    三个月公示期结束后,无任何违纪行为后确定为院士。

    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第一,保密性,一审、二审的整个过程都必须是保密的,不得向外界以及候选人透露任何评审消息。

    透露者,轻则剥夺两院身份,重则逐出科研行业,终生监禁。

    第二,评选不止是学术上的,还有德行,德行有亏的,绝对不允许入选,上梁不正下梁外,品德不行的人也带不出什么好的学生。

    第三,两年评选一次,不设上限,符合条件的都行,但宁缺毋滥。”

    群臣眉头微微皱了皱。

    保密这一点倒也没问题,剥夺院士身份和禁止进入科研、终生监禁这种处罚虽然不危及生命,可对于从底层一步步爬到顶峰的搞研究的人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有锦衣卫在,没有几个人敢挑战这个底线。

    但这个德行就有点泛了,从毕业后到院士怎么着也得四十岁以上了,从事研究二十余年,有几个能保证自己德行不亏的?

    本来符合条件的人就少,再皇帝的这个标准来,那真的是难上加难,但皇帝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点他们是认同的。

    反过来想,甭管是哪方面的德行都算是欲望的一部分,连欲望都克制不了,那也爬不到最顶端。

    只待后续商议的过程中,将这个德行条件放宽一些了。

    “诸位爱卿,大学教育体系、研究院体系以及两院的标准都做好了,诸位对这些可还有什么大的疑问?

    朕说的是方向和政策上的,小的问题咱们后续的研讨中再细聊。”

    众人皆是摇了摇头,崇祯见状脸色严肃了起来:“诸位爱卿,今儿朕说一句影响大明未来三百年国运的话。”

      


    第(3/3)页